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时时彩大小单双技巧 > 新闻动态 > 从北海道到中原煤海,一名科学家的产学研突围|跟着“科技副总”去答题

从北海道到中原煤海,一名科学家的产学研突围|跟着“科技副总”去答题

发布日期:2025-04-13 01:08    点击次数:107

【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郑棋文】海外博士毕业后,苏发强在外从事了几年高校教育与科研工作。直到2017年,怀揣着对中原煤海的期待,他从日本室兰工业大学(北海道)回到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在绿色高效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开发、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领域继续探究。

近日,河南省首批“科技副总”名单揭晓,苏发强位列其中。他的身份标签也多了一行新头衔——河南强耐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强耐新材)科技副总。

“科技副总”这一角色被视作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纽带。来到企业一线,苏发强将目光投向更深处——如何用科技之手,破解千米井下的“安全密码”?

从“教书匠”到“解题人”

煤矿工程中,有一个困扰行业已久的痛点——煤矿巷道破碎围岩问题,不仅影响煤矿开采进度,甚至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对于聚焦矿井支护和煤系固废综合利用领域的强耐新材而言,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

据介绍,煤矿巷道破碎围岩问题主要指的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岩层因地质构造、开采扰动、矿山压力显现等引起的煤岩体破碎、失稳一系列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苏发强告诉记者,优化巷道布置、强化支护技术、应力调控、实时监测与动态维护是四种常见的解决方向。其中,强化支护技术中的注浆加固措施,是苏发强与强耐新材合作技术攻关的最终方向。

“综合双方现有技术储备、强耐新材面对的市场需求后,我们认为,解决煤矿巷道难题,应开发破碎煤岩体注浆加固关键技术,完成新型注浆加固材料试验研究并进行煤岩注浆的现场工业性试验。”苏发强进一步解释道,并不起眼的新型注浆加固材料中,蕴藏着煤矿安全开采的奥秘。除了前期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开发上的合作,他们决定增加针对传统煤矿巷道破碎围岩、巷道淋水快速封堵等问题的一系列技术研究。

技术难题确定了、解决路径清晰了。下一步就是“干”!

强耐新材在公司内建设了一处研发场地及办公室,相关设备入场后,苏发强带领团队7位科研人员,与强耐新材原有的5名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了一个项目攻关小组,抓紧推进相关工作。

“合作启动至今的半年多里,项目攻关小组结合不同煤矿的现场实际条件,研发了新型注浆加固、注浆充填等一系列相关材料。目前,在很多煤炭企业正在逐步试验和推广,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强耐新材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副总不是挂名,而是真刀真枪解决问题”

在此次“科技副总”选聘过程中,来自企业的高度重视,让苏发强记忆犹新。

事实上,早在2024年4月,苏发强与强耐新材就已有接洽。

“当时,强耐新材邀请我去公司交流。会上,实验室研发人员、科研干部一一在列。我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作了现场报告。企业对我们团队的技术非常感兴趣,企业领导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支持更让我深有感触。”在首次沟通中,苏发强意识到,强耐新材对行业前沿技术动态十分敏感,双方对这次交流都有很好的共鸣。

距离首次接洽仅数月,河南省科技厅发布“关于征集2024年度河南省‘科技副总’岗位及技术难题需求的通知”。强耐新材的董事长王文战第一时间联系了苏发强,询问其是否有意向参加选聘。

“当时,学校方面尚未接到相关通知文件,企业董事长便向我发出了邀约。”这个电话,让苏发强感受到了企业的诚意与决心。

而在后续与强耐新材的对接中,苏发强发现,企业不仅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还实打实地为“科技副总”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辅助支持。

“科技副总不是挂名,而是真刀真枪解决问题。”强耐新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副总”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将为企业注入新的科技活力。

谈及作为“科技副总”,未来将如何链接企业,一同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苏发强表示,近期正在协调相关部门,筹划建立强耐新材产学研合作基地,进一步深化合作。此外,针对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将积极申报相关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尽快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根据相关规定,科技副总原则上每年在企业工作不少于90天。但是河南理工大学与强耐新材车程不足半小时,企业也为我布置了专门办公室。我将尽可能地勤跑、多交流,现场推动项目进度。”苏发强表示。

据了解,“科技副总”岗位旨在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解决技术难题,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而所选企业也具有一定的研发创新基础,有明确的研发创新发展需求。

在苏发强与强耐新材看来,“科技副总”将有助于建立一个高新企业研发能力提升与高校科研团队成果创新转化相互促进和成长的机制,推动企业、高校、科研人员彼此成就、合作共赢。

责编:李文玉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